您当前的位置:KKBlog > 慢生活 > 闲情逸致

给孩子存钱的10件事

每个父母都希望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,并费尽心血的为他们存钱作为教育金。然而,到底需要存多少钱,怎样存钱,才能应付孩子每个阶段教育支出?这是所有父母都烦心的难题之一。为此,理财专家总结了为孩子存钱一定要知道的10件事。

1;多早开始存

与退休规划和购房规划相比,教育费用的开支最没有弹性,既不能不支出,也不能减少或延缓支出,所以及早筹划十分必要。理财专家建议,子女教育金的储备,应该从孩子出生时开始,越早准备以后就越轻松。既然子女教育费用需求已成为家庭理财的第一刚性需求,为人父母者当然应该尽早规划。

2;存多少才足够

日本趋势专家大前研一曾说;投给孩子的资金,往往跟孩子的资质成反比。因此,子女教育金要准备多少要看孩子的资质。从私立幼儿园到大学,留洋,再加上各个阶段所需的才艺费,补习费,初步估计至少要100万元才够;如果从小就上公立幼儿园,一路念到大学,教育费用就会减半甚至更少,但至少也要二三十万元才够。但这钱花到那一阶段,跟孩子学到什么程度以及他的个人意愿密切相关。

3;做好风险规划

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保护伞,这把大伞要稳固,孩子才不会受影响。因此在帮孩子存教育金之前,一定要检视夫妻双方的基本寿险,医疗险够不够。以寿险来说,一家之主的寿险额度最好是家庭年收入的10倍。有备无患总是好的,万一哪天遭遇不测,也能给家人留下一笔钱,以度过困难期。另外,夫妻也要把最基本的医疗险一次买齐,包括,实支实付医疗险,癌症险等。而包括夫妻及孩子所有基本保险费【不含储蓄险】的家庭总保费,最好控制在家庭年所得的两成以内。

4;量力而行

虽然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是父母应尽的义务,但也别忘了给自己的下半辈子做些准备,以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期可能长达六年来计算,此时,为人父母者大约是43—54岁,这段时间既是支付子女高等教育经费的高峰期,也是自己准备退休经费的黄金期。有些父母为了送子女出国念书,甚至舍弃自己的养老金,大大降低了家庭的抗风险能力。每个家庭应该根据自己的财务状况,着手整理家庭资产负债表,每月收支表,看看每一年扣除房贷,生活费,保险费,以及夫妻两人的退休金后,还有多少结余,再根据结余,提供符合预算的教育资源。

5;设立教育金账户

设立子女教育金账户,独立进行分户管理及投资布局,避免孩子的教育金被挪用。许多父母常会因为家庭临时出现的重大支出,甚至是以为稳赚不赔的投资,而去动用子女教育金,这是错误的观念。

6;适合的投资工具

存子女教育金是10年以上的长期计划,选对投资工具相当重要,可以通过股票或基金存教育金,尤其是很多家庭每月能存的教育费不到2000元,在节余有限的情况下,如果父母懂得挑选基金,就可以用定期定投买基金的方式帮孩子存钱。如果完全不懂股票,基金,可以用银行零存整付的方式或是买一份教育储蓄险。好处是等定存到期,保费缴费期满后,父母可以很确定的知道自己能拿回多少钱,不会发生赔本的情况。

7;适时停利赎回

存教育金的投资报酬率可以设定10%---15%,父母只要看到绩效达到目标,就要全部赎回再重新扣款,并且每季都要检视基金标的是否仍符合自己的投资目标。儿童的教育基金也要注意存款与基金比重。若孩子年纪还小,可降低存款比重,搭配波动较大的基金,例如,高收益债券等。反之,则拉高存款比重,并搭配波动度比较小的基金。

8;分阶段做配置

学费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增多的,所以父母要把资源分配在孩子的每个学习阶段,才不会没等孩子上完学就把教育经费花完了。根据教育阶段的不同,把子女教育金目标分成短,中,长期三个阶段。以短期资金规划来说,一年之内会动用到的教育经费,最好采用零存整付的方式,就算中途解约,只是利息打折,不会伤到本金。

中期的投资规划是,一年到三年内,需要用到的教育费,这个阶段可以把资金放在平衡式基金或是有固定收益的理财产品上。长期的规划是三年以后才会动用到的教育费,可以选择波动大的股票型基金来赚取长期的回报,如果担心赔钱的话,也可以选择教育金保险。

9;避开投资陷阱

一般父母存子女教育金的盲点,在于以为存的越多越好,投资赚的越多越好,无形中就会陷入为了多赚一点钱而不顾风险,买错投资产品等陷阱。如果真的不知道选择那种投资工具,可以让理财顾问协助自己理清理财目标,学习如何做家庭资产负债表,挑选适当的投资工具,并分阶段准备足够的教育金。

10;训练孩子的自立能力

如果经济能力实在有限,父母们也没必要勉强自己,可以让孩子从读高中或大学时开始练习打工,并申请各类奖学金,训练孩子的独立能力,让孩子学习帮父母分担压力,这对孩子也是非常好的锻炼。

 
二维码
意见反馈 二维码